3Q大战烽火再燃 腾讯QQ激辩扣扣保镖(图)

10日之内,3Q连环诉讼的又一幕大剧上演。继奇虎360诉腾讯垄断案11月26日在最高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后,昨日,腾讯起诉奇虎360不正当竞争案也在该院开庭终审。

过去三年中,腾讯和360这一对老冤家唇枪舌剑,一个指责对方“不正当竞争”,一个指责对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进行垄断”,不过,双方从一开始无休止的口水战,到选择对簿公堂、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能不说是互联网企业法律意识的提高。与此同时,这场你来我往的诉讼,也给全国公众免费上了一堂生动的互联网法律知识普法课。

3Q大战烽火再燃 腾讯QQ激辩扣扣保镖

原班诉讼人马重聚法庭

昨日,走进最高人民法院的大厅,一块大屏幕上醒目地写着“12·4庭审‘零’距离”。昨日适逢全国普法日,最高院派出强大的审判阵容:5位法官同时出庭。据法院工作人员介绍,上一次最高院5位法官出庭还是在2008年。

让最高院如此“大动干戈”的是3年前就开始闻名业界的3Q大战。2010年9月奇虎360推出隐私管家,指责QQ软件窥视用户隐私文件,随后发布“扣扣保镖”安全工具,称能够帮助QQ用户更好地保护隐私、防止盗号。随后腾讯方面强硬回击,发布了《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要求用户在QQ软件与360软件之间“二选一”。

这场战火最终蔓延到了法庭。奇虎360起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腾讯诉奇虎360公司的“扣扣保镖”不正当竞争案,先后在广东省高院进行一审,360两次败诉后均选择上诉。就在11月27日,360诉腾讯垄断案刚刚在最高院结束庭审,不过至今尚未宣判。

10日之内,两家公司几乎是原班参与诉讼的人马“重聚”最高院。今年4月份,广东高院在对扣扣保镖案的一审裁决中判定,奇虎360败诉,被判罚向腾讯赔偿500万元。昨日法庭上,“商业模式是否应该受到法律保护”、“扣扣保镖是否破坏了QQ的完整性”、“扣扣保镖是否存在不正当竞争”和“技术创新与不正当竞争的界定”四个问题成为双方激辩的焦点。

庭审现场,腾讯方代理律师提出,QQ面板上的各种服务,用户可选择点,也可选择不点,不存在强制使用的行为。而用户使用360扣扣保镖后使得QQ自身的安全防护功能被恶意破坏,QQ用户在“裸奔”。

而360方回应称,扣扣保镖是个创新型反捆绑工具软件,不涉及QQ核心聊天功能,不会触碰用户的QQ账号密码和聊天记录等;扣扣保镖所有的行为都是用户主动点击触发的,不存在不正当竞争。

“战火”从庭内延伸到庭外

昨天上午的庭审持续到中午12点左右,如同前一场官司一样,法庭并未作出当庭宣判。

尽管法庭审理已经告一段落,双方在庭外的“暗战”仍旧持续。《让阳光照亮互联网公平竞争》、《打破遏制创新的“水泥天花板”》——相隔不到半个小时,腾讯和360公司分别对外发布了这两封公开信。

腾讯方面表示,互联网企业进行不正当竞争,存在违规成本低、收益高的现状。而360则站在创新者角度针锋相对,认为扣扣保镖是一款反捆绑的创新软件,“呼吁全行业,从我做起,反抄袭,反捆绑,保护市场竞争”。

事实上,这只是近来频繁发生的互联网官司中的一个插曲。今年8月百度诉360标注恶意网址案二审开庭;10月百度诉360侵权索赔1亿元;11月360诉百度不正当竞争索赔1050万元;上个星期优酷土豆诉百度侵权案一审宣判……

对此,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维迎表示,这反映了各家互联网公司维权意识增强,但这背后也存在隐忧,对企业来说,其实真正有效、直接的惩罚来自市场,只要产品不好用,消费者就会抛弃它。而现在各家互联网公司频繁发起官司,存在用官司做“变相营销”之嫌。

短评

别让诉讼成

口水战附属品

法庭上演示PPT、请专家证人、动辄四五个小时的激辩;庭外双方各自“摇旗呐喊”……随着越来越多国内互联网企业走上法庭,这些官司的“互联网味儿”越来越浓。

“互联网反垄断第一案”、“互联网反不正当竞争第一案”,3Q大战的这两场诉讼官司想必会在国内法律史上占得一席地位。

两家公司三季度财报显示,腾讯第三季度总收入为1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3%;净利润为3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60则成为新晋市值百亿美元的互联网企业,第三季度营收8400万美元,净利润为1290万美元。让人艳羡的业绩表现,正是它们的官司如此受关注的原因。

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口水战并不少见,从以往单纯的口水战走向借助法律手段维权,这一点值得肯定。但若是A起诉B后、B一定起诉A、A又以新的名义起诉B,无休无止,并且动辄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要采取法律手段,法律诉讼反而成为口水战的“附属品”,那么事情似乎就变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