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许怀哲就在朋友圈感叹:“已经看到有企业注册个人微信号的好友申请了,被过度商用的迹象已经出现,微信营销因为新鲜带来的红利半年内会被消耗殆尽,野蛮开垦不会再有效了。工具将重新回到工具的地位。如何应用微信上已存在的关系链是要动脑子的地方,而不是单纯的群发和滥用朋友圈”。
某位腾讯内部人士也有同样的担忧:“最近的转帖实在太多了,好的UGC越来越少”。类似微信过度营销的声音也不断浮现。
窃以为,营销不存在过度还是不过度。所谓的“过度”,不过就是不同圈子的社交链无法达成价值一致。就像一位一心想吃冰糖葫芦的花季少女,你非得天天告诉她亚马逊的无人机有多么多么酷,她会过度崩溃掉。
有媒体报道称,一位通过微信赚取丰厚代理回报的全职太太(陈欣)都晓得这个道理,她说:“我朋友圈都是跟我差不多大小的年轻妈妈,她们常常纠结于该给自己孩子买什么样的衣服,而我正好可以满足她们的需求。微信朋友圈其实就是一个圈子社交,它能锁定一部分跟你有共同特点的人。这个圈子口碑很重要,因此我在选择品牌的时候非常重视”。
一条信息,肯定是对受众者“有意思”、“有需求”、“有关联”后才能占满你的朋友圈,不然你的朋友也不会自主自愿的自分享,你觉得该信息骚扰到你,不是该信息本身没有价值或没有意思,而是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朋友了。
就像我非常讨厌心灵鸡汤、血型星座、陆琪语录这些玩意儿,但在我的某些朋友看来,就觉得非常有意思,我如果傻到跟那些制造这些信息的人较劲,是较不完劲的,显然,我把传播此信息的人屏蔽了不就完了嘛(设置朋友圈权限这一功能真是大赞)。
就像微信上散播的文章后面都会带有特定的推荐账号,这是其他平台(论坛、博客、微博)所看不到的。作者对此乐此不疲,说明还是相信或愿意相信,他的这篇文章在微信上能传播得更广,他在无形之中,已经把微信当作传播渠道。
因此,微信圈的渠道生态,与其说是以用户为中心,不如说以用户的圈子为中心,你能接收到骚扰信息,说明是你的圈子推送过来的。同样,你推送的信息如果被圈子内的某人感到被骚扰,你也会被踢除那人的圈子。
这样看来,「每个人每天都在循环往复地构建最合适自己的社交圈子」。与其说依赖于渠道,不如说是依赖于自己的社交关系和圈子,可是,能够呈现这样社交关系和圈子的,TMD还是微信。
因而,说来说去,微信就是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决定着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作为用户和商家,势必会越来越依赖微信的渠道力量。
一位服装店的老板(李梅)说:“微信仿佛是我门店的一个延伸。门店只有20多平方米,但微信的传播范围却是非常广的,它给我带来了差不多五分之一的客流”。
微信未来要带给用户更多的商业价值,那么跟商业相关的一系列环节都会承载起来,商家们需要口碑,需要传播,需要支付,当然,还需要渠道。
因为没有渠道,就没有传播,没有传播就没有曝光,没有曝光就没有交易,没有交易,所谓O2O闭环的微信支付,就缺少相应的应用场景(相关文章:《与微信死扛,支付宝毫无优势》加我微信xiaoo-me,回复‘95’可参阅),就是形同虚设。
所以,微信它还必须是个渠道,只是这个渠道依附于身边人的这张社交网上,显得会更加扁平化和社交圈子化,冲击了原有的强势推广和分销体系,或者像许怀哲说得“微信不再合适野蛮开垦”。
这两年流行一个名词叫「社会化营销」,可能很快就会有个「社会化渠道」,而这一渠道能带来的商业增值(与用户沟通成本更低、服务用户更精准、品牌传播也更有效),非微信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