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代购商玩“谍战”应对微信封号

微信“朋友圈”对个人做商业活动进行封号行动,令不少个人代购商家慌了神。应对“封杀令”,各家自创出了“谍码”以规避风险。掩护之下,代购生意仍旧红火。据白领王小姐介绍,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有三五个做海外代购的“朋友”,每天都会发布些新入手的服装、包袋、香水、小饰品等。如果感兴趣,会私信给这位朋友来询价,商定好了以后,就会通过银行卡或支付宝汇款,接下来就是坐等商品快递到家。

囤货代购损失惨重

一位时常发布香港代购信息及化妆品信息的网友表示,因为经常往返于上海和香港,总有些朋友让她帮忙代购一些商品。后来看到有人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代购信息,以帮人代购赚些佣金,她也尝试着在“朋友圈”中发布信息,生意还不错。

不过,近日微信平台开始封杀那些涉嫌“过度营销破坏用户体验的行为”,以保护微信用户的使用体验和良好氛围。名为MELE的时尚买家称,自己“朋友圈”的美妆代购固定卖家,最近遭遇了封号,损失惨重。

她是借官网特卖会机会,先大量囤货,并且积攒客源。比如,遇到科颜氏官网特卖会,全场8.5折,满50美元免运费,她就大量进货,在以稍高价格转卖给买家,其实利润并不高。由于囤货压下了大量资金,一被封号,以前的关系都丢掉了,需要重新积累客源。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商家,甚至传统品牌都开始看好微信及“朋友圈”的商业价值。微信公众账号在15个月内增长到200多万个,每天增加8000个。

创“谍码”规避价格过滤

北京商报记者致电腾讯公司,客服人员表示目前微信主要采取机器过滤、内置安全机制和用户举报等方式来保障信息的合法性。

针对微信系统主要采用的机器过滤方式,商家有了自己的应对绝招。“最近查得紧,明码报价会惹麻烦,可能被盯上封号。”微信名为“LIZZE”改变了“经营”策略,开始密码报价。他给通过验证的朋友们发了一串密码对应表,T和I相当于1,R是2,E是3,A是4,S是5,L是6,Q是7,B是8,P是9,O或C是0,于是每张商品图片下配发评论的英文串,对应翻译过来就是报价。比如某货品890元会写成“BPO”,收到“密码对应表”的买家就明白这代表的实际价格了

另一位在微信做香港代购的卖家,很早就给众多客户群发了几条新的微信号,“请加关注,以备封号”,以备免封号后断了联系。她表示,由于近期封号传言正盛,大家私下都很小心。甚至有些兼职代购的海外大学生都关闭了微信代购业务,并把以前发布的帖子和图片删除了。

其中一位留学生表示,关闭代购还因为担心会有法律责任,毕竟“私下进货渠道并不正规”,自己在澳门工厂的渠道是亲戚,大家都非常小心。
上述香港代购的卖家则给客户发来了海关严查的照片,照片上有几位海关警察和一地的奢侈品服装和皮具。她坦言,许多订了货付了款的客户,皮具和服装都滞留“关外”进不来,风声太紧,生怕被查处。不过,大约两周后仍可以把货品“带进关”。

多渠道沟通生意依旧

微信的不少个人商家仍旧顶风作案,而且生意依旧红火,见招拆招的功夫了得。

时至年末,几位成功通过“碟码”和“备用号”方式规避风险的微信代购商家,不仅频繁发布年会礼服款式,甚至还贴出一些海外设计师品牌的设计图纸,通过提前预定来向上游公司统一订货。“除了‘朋友圈’的关系,还通过预订新款获得了多数用户的邮箱,更为紧密的联系即使封号也有备无患。”一位卖家表示,而且还能够彰显服务品质和上游渠道优势。

微信名为“某杂货店”的店主表示,自己并非鱼龙混杂的渠道代购,不会囤大量货品然后转手,通常是客户指定然后自己直接官网下单或者在实体店代购后寄给客户。采取价格透明、直接收取代购费的方式。他说:“要维持良好的客户并不容易,一方面要尽力提高自己的信誉,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告知客户鉴别假货的方法。把客户做成朋友,是生存下去的惟一方法,一旦原有联系方式中断,则所有信任要重新建立。”

律师田丰表示,有消费和需求就有市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可不可以用微信或者“朋友圈”做生意,其实商业期待的最佳状态正是把生意做成朋友,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关键在于对于从事经营的商家商品的监管,对品牌的保护,而这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非封号能解决。

对于代购合法性的界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若通过网络方式委托他人代购商品,显然不悖法律。但若通过电商平台代购境外知名品牌,利用品牌在海外的优惠价格赚取一定差价。“这种模式的合法性值得探讨。”田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