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除了微博,最热门的互联网社交平台应用恐怕要数微信了。据腾讯公司公布的最新官方数据,截至2013年3月1日,微信注册用户已超过3亿,这意味着它覆盖了近四分之三的智能手机用户。微信火了,它所带来的社交方式的变革使其真正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一、Web2.0时代下微信的产生
Web2.0技术下的信息传播由于网络的聚合作用而大大加强,促进了新的媒介生态环境的出现。微信是腾讯集团研发的一款基于智能手机的即时通讯软件,在目前国内同类产品中影响最大。在微信之前,国外已经在2010年就推出了手机即时通讯(IM)软件Kik,上线15日便吸引了100 万的用户;2010年末,国外的移动互联网世界中已经有Ping-Chat、Whatsapp、iMessage 和Gtalk 等多款跨平台的类似KIK的IM应用软件出现。它们共同的特点都基于手机通讯录的简易应用,至此,这一领域的潮流已然形成,而时刻紧盯着国际互联网创新最前沿的中国互联网工作者迅速发现这一潮流并以极快的速度进行了创新拷贝。紧随其后,国内也相继推出小米科技“米聊”、“盛大KiKi”、开心网“开心飞豆”、诺基亚“诺基亚IM”等手机即时通讯软件。腾讯在借鉴已有即时通讯软件技术的基础上,经过观念和功能上的创新,后发而制胜,大力推出微信,上市短短数月间便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在市场占有率和用户认同方面较之前者毫不逊色。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支持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微信软件本身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用户使用微信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它跨越了运营商壁垒、硬件壁垒、软件壁垒和社交网络壁垒,将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关系沉淀到手机上从而实现了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无缝链接”,使移动终端成为了新的社交节点。
二、微信传播的模式
(一)传播主体
首先,微信传播典型地体现了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微信最初是基于QQ平台的应用软件,因而微信具有良好的用户基础,传播主体即用户群体更加精确。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到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手机网民达到4.2亿,同比增长293%。[2]在不同品牌的移动IM即时通讯中,手机QQ占据99.5%的市场份额。微信主要依托智能手机等移动平台,手机QQ用户是其主力军。庞大的智能手机用户和手机QQ用户,使微信的推广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它的信息传播模式中,传受双方的关系特点传承了QQ平台的特质。
其次,信息传受双方的关系更为亲密。在社交模式上,用户最初喜欢QQ是希望借助此平台“和陌生人说话”,当失去新鲜性之后才扩展到熟人层面形成稳定的社交圈;而微信恰好相反,它最初从已相对稳定的熟人群体出发“和亲近人说话”,然后再逐渐扩展到陌生人层面。微信使得人们的社交网络,从原有的“弱关系链接网”向基于手机通讯录的“强关系链接网”转变。微信的主要功能是类似于电话联系的语音对话,而语音聊天比冰冷的文字交流带有更多情感,文字交流原有的障碍在于,传受双方在聊天中不能真切地感受到文字背后的“表情”,不能准确了解到对话者的心情和语气,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从用户的心理和习惯来讲,使用语音聊天的传受双方关系会更为亲密。微信主打语音聊天,点对点的语音交流类似于现场直播,通过声音来传达情感,能够更好地把握传受双方的心理,相对于单纯的文字来讲更有优势。
再次,传播主体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的特点。根据最新的百度指数统计,在类似微信这种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人群当中,男性占74.64%,女性占25.36%,以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为主流,年龄段以20~29岁为主。出于学习、工作等方面的需要,支持多种应用软件的智能手机在学生、白领等高学历的群体中颇受欢迎。用户最初玩微信在于其“新”和“奇”,类似于对讲机式的时尚联系模式在年轻人中备受追捧,而微信抓住年轻人心理推出的其他娱乐功能更是进一步俘虏了年轻人群体。
(二)传播内容
微信传播内容具有私密性和即时性的特点。在精确化的交际圈里,微信的传受双方以亲人、闺蜜、朋友、同事为主,由于传者和受众的特殊关系,微信信息交流内容也更为私密。在微博上,粉丝可以看到所关注用户发布的相关信息,而微信信息停留在传受双方的移动终端上,只有传受双方可以看到听到,其他用户无法在自己界面获知。另外,微信整合了QQ和微博的功能,其内容发布具有即时性,只要用户在线,就能够对信息进行快速接收和反馈,而且微信还支持QQ离线消息的接收,在讯息传达上比较迅捷。在微信朋友圈里,微信用户还可以以文字和图片及显示地理位置等方式显示当前的用户状态或发表感言,朋友圈的其他用户可以即时发表评价,满足了人们在个性化时代的个性表达。经过多个版本的升级后,今天的微信可以通过语音、文字、图片以及视频来传播信息,在iphone等高端智能手机上还可以直接视频通话,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微信引领了3G时代信息传播的潮流。
(三)传播渠道
3G时代智能手机得到迅速普及,现在智能手机的推广已经从中高端市场转向了低端市场。微信使智能手机的功能得到最大化利用。微信的语音对讲对应的是麦克风和扬声器,二维码和图片分享对应的是手机高清摄像头,手写输入对应的是多点触屏,摇一摇对应的是重力感应器,查看附近的人对应的是GPS 定位。相关数据表明,Symbian、Android和Ios 三大系统目前占据95%以上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3]微信现在拥有多个版本的客户端,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多种手机系统的全覆盖。除对手机基本功能的最大化利用外,微信同时实现了传播渠道的拓展和优势平台的集中。微信相继推出了二维码、LBS定位等功能,其中二维码是身份认同,在摄像头前扫描即可辨别用户身份信息,而LBS定位功能则可以用来找位置附近的朋友。另外,微信的系统插件已经打通了手机通讯录,QQ通讯录、QQ邮箱,QQ微博等产品,表现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平台型产品的潜质。优势平台的集聚共享,基本上将人们日常使用的所有通讯工具都囊括在内,因此微信可以说是这些通讯工具的“集大成者”,其优势不言而喻。可以预见的是,以智能手机终端为主要载体的移动媒体在未来将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未来的信息传播媒介也将会是多媒体平台的优化集成,就目前而言,微信的信息传播媒介正是这一方向的有益探索。
(四)传播受众
如果按远近亲疏来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关系归类的话,那么虚拟社交模式中可以通过交往的亲密度和实际距离将社交圈归为近距离,中距离和远距离三类。微信通过实现三个断面的全面覆盖,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交网络,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更加精确化地分配社交精力。近距离——熟人交际圈。微信最初的受众是熟人,即手机通讯录上的熟人及QQ好友,传受双方在微信沟通中感情黏性进一步增强,由此形成稳定、成熟、联系最为频繁的熟人交际圈。中距离——千米交际圈。微信通过手机定位服务设计了“查看附近的人”的功能,在用户所在位置1000 米范围内的微信用户都能看到。它为用户提供了附近人的头像、昵称、签名及距离,让微信走近用户生活,以便用户之间产生进一步联系,也方便结识身边的朋友,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或者推广工作业务。远距离——陌生人交际圈。二维码、LBS 定位、摇一摇和漂流瓶功能将微信的社交圈由熟人推向陌生人。同时,微信整合了腾讯微博功能,与微博用户实现了对接,用户可以通过微信进入微博平台,享受微博用户的待遇。可以说,在这三大交际圈中,微信信息的受众分层十分明显,信息传播者可以在未来的沟通中更加精确化地、有针对性地分配社交精力,确定传播内容。
(五)传播效果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进入了移动互联的时代。人们从单纯的、麻木的全盘接收媒体信息转变为以微博传播为主的主动“拉取信息”方式,再到微信为代表的基于“强关系链接网”的虚拟与现实的“无缝对接”。以腾讯微博为例,当我们成为其用户时,我们可以在首页或者在搜索引擎上寻找我们想关注的人的微博网页,通过“加关注”,你就成了他、她的粉丝,而不用对方的同意。我们关注的那些人的信息就会通过我们的微博,直接全部进入我们的视域。微信则更进一步将信息传播的范围,从300人的QQ好友里,进一步缩小、精炼到你自己圈定的范围内,使得信息相比微博更加精准、实时、高效。
基于信息传播效率趋势的要求,“微内容”的扩散作用通过日新月异的网络渠道发挥到了极致,作为跨平台的信息传播渠道,移动终端的开发、精进,实现了社会中人际关系在现实与虚拟层面上的融合。微信,是基于手机通讯录直接建立与联系人连接的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它的推广是弥合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对立的一次试水,更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微信软件充分挖掘出手机通讯录的社交潜力,加上1000米以内的微信用户搜索功能,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的发送功能,不但集合了微博所具有的互动性、信息传递快捷性和信息投放精准性的特点,而且将之发挥得更为极致,并开创性地拥有多级化、多元化、人性化和实效性的特征。首先,微信实现了多级化传播,互通微信的好友群包括手机通讯录联系人、腾讯QQ好友和1000米以内微信用户三种受众群,信息的传播渠道较之其他媒体更为宽泛,多极化交流使得受众互动范围更广。多渠道的信息传播除了使微信的传播更为便捷之外,跨平台、跨人群、定点周边用户的优势也让微信打破了空间的阻隔,另外,微信能够实现微信与腾讯微博的互通,这一点更有利于微信内容在微博上的二次传播。其次,微信的信息传播可以实现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多元化交流。信息的简洁化传播是社会效率发展的趋势,“词媒体”的出现足以说明凝聚信息的符号化社会的走向,因此,传统的文字信息已经落后,取而代之的是附带意义的符号、图片、声音等信息的传递。借助于微信多元化的交流方式,微信信息的推广也更加便捷、多元化,更加被广大受众所接受。第三,微信的人性化特色有利于微信信息发布者使用有个性色彩的语音传递、漂流瓶、个性签名等功能,以此吸引受众注意,实现用户间的图文、视频等方式的传递,了解彼此的状态,这对于微信信息在群体中实现集群效应具有助推效果。第四,微信信息时效性明显,升级后的腾讯微信嵌入了腾讯新闻,每日两次更新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以微信的传播引起“微友”的迅速围观,颇受用户推崇。
三、 微信带来的传播变革
首先,微信改变了传统的通信方式。2011年以前是我国拜年短信增长最快的几年,每年能实现同比发送量增长15%以上,而如今只是个位数的略增。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2012年除夕夜中国本土手机用户平均每人发出的短信是42条,而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除夕夜平均每个人发送的短信是36条,下降了14%。这与微信等免费即时通讯工具的出现有直接关系。从微博走红开始,传统的通信方式就已经有所改变,一些人开始习惯减少发短信的数量,当需要与他人联系时,发一条微博或者从微博上发一条私信,成为他们的新选择。而随着微信的出现,人们进一步减少了短信和语音通话的数量,遇到不太着急的事情时,发一条语音信息或许是一个更加方便的选择。这种新的语音通信或将改变未来主流的通信方式。
其次,微信是记录和表达的平台。微信与腾讯微博通过“微博发图助手”来进行整合,以实现记录与表达的传播功能。用户发送给“微信发图助手”的文字、图片等信息都会直接发布到绑定的腾讯微博账号中。微信的写作与微博一样简单,个人对日常生活、事物和思想进行个性化的记录和表达,以文字、语音甚至是视频的形式直接传播给最亲近、最想沟通交流的好友,相对于微博来说,使用门槛更低、更方便、自然,更加私密化;相对于短信来说,又具有其不可比拟的语音功能,能给沟通双方传递最直接的情绪;相对于电子邮件或者QQ信息来说,又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到达性。
第三,微信是一个交友的平台。微信好友之间的即时互动,使原有的亲密伙伴之间,建立了新的,沟通成本更加低廉,交流方式更加丰富的通信平台。微信在KIK的基础上,推出了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和个人信息的“查看附近使用微信”的功能,使得微信用户能够查看地理位置100米以内的使用微信的用户,并突破KIK的交友壁垒,实现社交圈的拓展。“摇一摇”与“漂流瓶”的功能设定,使得微信用户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将祝福、许愿、个人介绍、不方便给熟悉人说的小秘密等,发送给随机的接收者,突破地域的限制,达到匿名交友的目的。
第四,微信可以成为公共信息的发布源。虽然传统的媒体以及门户网站、论坛等都在发挥着传递公共信息的职能,但是,微信有着独特的方便快捷的优势,以及独特的操作模式,微信的好友群传播的信息更加具有说服力,更能促使微信用户利用微信与微博的联通功能,实时、主动的进行信息的传播;与此同时,人们能够在这里获得很多不一样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比其他渠道的信息更快、更有个性或者更具体、更集中。
媒介即讯息,新的信息传播媒介的产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微信因其强大的功能赢得了用户的青睐,成为了个人社交网络及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工具,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代表了未来社交平台发展的走向。当下,即时通讯应用软件的发展,使得那些已经涉足微博的门户网站和社交网站纷纷在抢夺用户资源的利益驱动下,主动探寻其盈利模式,随着手机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推广,便携式移动媒体这片市场在未来一定大有可为。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方式的变革在未来将会走向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
整理:我爱上QQ
来源:华文报刊网
评论
《“Web2.0时代下微信的传播学思考”》 有 1 条评论
[…] Web2.0时代,上微博、看微信、在社交网站查看好友照片,都有类似的催眠效果。你点一下鼠标,出来一堆信息;你滚一下屏幕,出来一串照片,就这么不断的继续……这些行为和老虎机非常类似。 […]